- 1、什么是恶性避税
- 2、避税是违法行为吗?
- 3、逃税被认定后会面临什么处罚?
- 4、避税违法吗
- 5、为什么绝不漏税,如何合理避税?
什么是恶性避税
什么是恶性避税?恶性避税与合理避税是反方向的行为,要搞清楚什么是恶性避税,就要搞明白什么是合理避税。
合理避税是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来达到纳税人减少缴纳税款的经济行为。
避税的种类按其特征和内容分为国内避税、国际避税和税负转移三种形式。从实用角度来看,国内的避税就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和手段避开国内纳税义务。
由此可见:恶意避税是在法律不允许的情况下,以不合法的手段和方式来达到纳税人减少缴纳税款的经济行为。如买入无真实交易的票据入费用,到不法商手中买入可抵增值税票,隐瞒企业销售不开票给客户,等等方法,使国家税款大量流失,而达到部分不法企业偷缴,漏缴税费得行为。
避税是违法行为吗?
1.合理避税是指纳税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采取一定的形式、方法和手段,规避、降低或延迟纳税义务的行为。
2.偷逃税是指纳税人采用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是一种非法行为。
3.合理避税是合法的,而偷逃税是对法律的无视,是主观恶意逃避纳税义务,是违法行为,严重者要受到刑事处罚。
4.上海睿当家科技拥有二十多年的财税、审计以及上市公司咨询类从业经验,并任多家税务事务所、会计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的特聘财税顾问的一支专家团队,可以为各个企业提供最专业的服务,为企业纳税筹划赋能在合法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减免税收,增加收益。
逃税被认定后会面临什么处罚?
多位专家明确强调,通过“阴阳合同” 少缴纳税款是一种违法行为,要与合理避税进行区分。
合理避税是法律允许的。比如支付劳务报酬,原本是一次性支付,但分几个月支付后降低了适用税率,这是合法的。
中国财税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接受采访时说,合理避税是指纳税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采取一定的形式、方法和手段,规避、降低或延迟纳税义务的行为。比如国家产业引导对环保产品的减免税行为,或者引进高科技产业地方所采取的税收优惠行为等,都是合理避税行为。“而偷逃税是对法律的无视,是主观恶意逃避纳税义务,是违法行为,严重者要受到刑事处罚。”
现在崔永元爆料的事件事实还不是很清楚,如果经税务部门查实,真的存在5000万元的“阴合同”,并且是避税的目的,肯定是违法的。简单按个人所得税劳务收入计算的话,涉及的税额已经达到数千万之巨。按国家有关规定,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已经涉及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201条明确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不过,税法也增加了初次违法免罪规定,即逃税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内容来源:网易新闻
避税违法吗
避税的手段如果符合法律规定,则是合法。如果属于偷税漏税,使用虚假申报、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等行为避税的,则是不合法的,需要补交税款,并处以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五条
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欠缴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为什么绝不漏税,如何合理避税?
《塔木德》中说:纳税天经地义,避税合理合法。
在犹太人的经商观念中,他们一方面信守“绝不漏税”,一方面又善于“合理避税”。这就是犹太人的护钱术。要说起世界上的富人,犹太人属于首富无疑。在欧洲、美洲、亚洲……到处都有犹太人庞大的财产,按这些财产来收税必然也是一笔可观的数目。但是犹太人绝不漏税。
“绝不漏税”,这是犹太人的又一句经商格言,体现了他们强烈的纳税意识。犹太人以能够纳税为一大光荣。
犹太人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财富,却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商人都重视交税。在犹太人心中,有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纳税是和国家订立的神圣的“契约”,无论发生什么问题,自己也要履行契约。谁偷税、漏税、逃税,谁就是违反了和国家所签的契约。违反“神圣”的契约,对犹太人来说是无法原谅的。
一个瑞士人到海外旅行,回来时将一颗宝石藏在鞋里企图不通过纳税入境,结果被当地海关查出扣留。一位同行的犹太人看到这种情况时十分奇怪,问道:“为何不依;法纳税,堂堂正正地入境?”按照国际惯例,像宝石之类装饰品的输入费,一般最多不会;超过8%,如果照纳输入费,堂堂正正地进入国境,若想在国内再把宝石出卖时,只要设法提价8%就行了,这样简单的计算方法,小学生都会。因此说,犹太人盼依法纳税实在是一个明智之举。
但是,犹太人“绝不漏税”并不表明他们轻易地就交出不合理的税款。他们讨厌被人随意征税。犹太商人在做一笔生意之前,总是要首先经过认真的计算,这笔生意是否能挣钱,先粗略算出在除去税款以处,他们有多少钱能装入自己的口袋。
“纳税是和国家订立的神圣契约,”犹太人说,“无论发生什么问题,我们都要履行契约。偷税、漏税、逃税是无法原谅的。”
但是他们为了多赚点利润,也在税收上想了不少点子,最后的答案是两个字:避税。
他们在长期的商场历练中总结出了一套合法避税的办法;对合法避税有着如下的认识:
合法避税是经营活动与财务活动的有机结合。
合法避税是经营时间、地点、方式、手段的精巧安排。
合法避税是会计方法的灵活运用。
合法避税是决策者超人的智慧和高超的管理水平的精彩体现。
犹太人避税的做法是这样的:
让避税行为发生在国家税收法律法规许可的限度内,做到合理合法。
巧妙安排经营活动,努力使避税行为兼具灵活性和原则性。
避税行为围绕降低产品价格而展开,以避税行为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充分研究有关税收的各种法律法规,努力做到在某些方面比国家征税人员更懂税收。
其实犹太商人在世界各地苦心经营各自的一方天地,并没有多少时间运用他们高超的智慧去思考如何避税。避税不应是从商者的根本目的,即使是一个天才避税者也不能够通过避税迈人富人的行列。它的根本目的应在于促使管理者对管理决策进行更加细致的思考,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即使有合法避税的初衷,但过分玩弄避税技巧,滥用避税方法,还是极易遭遇恶意避税的风险。
在犹太人的心目中,神圣的契约可以是商品,宝贵的时间可以是商品,为赚钱可以暂弃自己的宗教信仰,但良知和尊严绝对不会出卖。
“纳税天经地义,避税合理合法。”犹太人的圣典《塔木德》早就有过类似的表述。他们在做到合法避税的同时又做到绝不漏税,从根本上来说是得益于由《塔木德》等犹太圣典所承载下来的智慧。
合法避税又绝不漏税,使犹太商人在世界各地有了生活和发展的根基。